国际物流中的抛货、重货、半抛、全抛、免抛解析

国际物流中的抛货、重货、半抛、全抛、免抛解析

2024-08-07 国际物流中的抛货、重货、半抛、全抛、免抛解析

在国际物流领域,货物的分类和计费方式直接关系到运输成本及效率。其中,抛货(泡货)、重货、半抛、全抛、免抛等概念是理解国际物流计费体系的重要一环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概念,并探讨它们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。

 

抛货(泡货)

抛货,又称为泡货,通俗地讲就是轻货。在空运和快递中,货物的体积重量通过计算公式(长CM * CM * CM / 6000)得出。如果计算出的体积重量(KG)大于货物的实际重量,则按体积重量计费,这类货物便被称为抛货。在物流业中,抛货通常指的是体积大而重量轻的货物。海运时,若货物的体积大于其重量(吨),同样按体积计费,这也被视为抛货的一种。

 

重货

与抛货相对,重货是指单个商品重量较大的货物,通常超过一定重量标准,如50磅(约23公斤)以上。这些货物往往需要特殊的包装和运输方式,如使用托盘、尺寸较大的箱子或其他特殊的包装材料,以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。因此,重货的运输成本通常较高。在国际航运计费业务中,货物的计费吨分为重量吨(W)和体积吨(M)。凡货物理论各载因数小于特定值(如1.1328立方米/吨或40立方英尺/吨)的货物,被归类为重货。

 

半抛

半抛是计算运费的一种方式,它介于抛货和全抛之间。具体来说,半抛是指按照货物的体积重量和实际重量的平均值来计算运费。这种计费方式对于体积重较大的泡货有一定的优惠,旨在平衡体积大和重量轻带来的运费差异,使得运费更加合理。

 

全抛

全抛是指按照货物的体积重量和实际重量中较大者来计算运费,通常指的是以体积重量为准。当货物的体积重量大于实际重量时,运费将完全基于体积重量来计算。这种计费方式主要适用于体积重大于实际重量的泡货,确保了承运人的运输成本得到合理补偿。

 

免抛

免抛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计费方式,它完全不考虑货物的体积大小,只按照货物的实际重量来计算运费。这种计费方式通常适用于体积小、重量重的货物,能够降低因体积大而带来的不必要运费支出。免抛政策的实施,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,降低运输成本,特别适用于高密度、高价值的货物。

 

国际物流运输流程

在国际物流运输中,从货物准备到最终交付,涉及多个环节。首先,货主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、数量及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式,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完好。随后,货主需向海关提交相关单证进行报关和报检,以符合目的地国家的进口要求。

 

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公司也是国际物流运输的关键。海运、空运、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各有优劣,货主需根据货物特性、运输时间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运输过程中,货主需密切关注货物的运输情况,利用在途跟踪服务确保货物按时到达。

 

货物到达目的地后,还需进行清关手续,包括提交进口许可证、提单等单证,以便海关核查和放行。最后,货物交付给收货方,并进行验收和确认,确保货物数量和质量与合同要求一致。

 

结论

抛货、重货、半抛、全抛、免抛等概念在国际物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它们不仅关系到运费的计算,还影响着运输方式的选择和物流效率的提升。通过合理应用这些计费方式,可以平衡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利益,降低运输成本,提高物流效率。因此,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于从事国际物流运输的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。